全国服务热线
0551-63839006
自2022年5月7日英国发现首例猴痘病例,截至5月25日共有22个国家报告235例确诊和57例疑似病例,引起全球高度关注。
世界卫生组织表示,随着监测范围在非流行国家的扩大,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猴痘病例。
什么是猴痘?
如何预防猴痘?
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
什么是猴痘?
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。人感染后症状与天花病人症状相似,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。该病于1970年初次在人类中发现,主要见于非洲中西部雨林国家。
关于猴痘病毒
1958年,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猴子身上发现该病毒,并将其命名为猴痘病毒,与天花病毒是“近亲”,同属痘病毒科的正痘病毒属。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是老鼠、松鼠等啮齿动物。自1980年人类消灭天花后,猴痘病毒已成为最严重的正痘病毒。
猴痘病毒怎么传播的?
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宿主动物、被感染的动物和猴痘患者。
主要传播方式有两种:
(1)动物传人:直接接触到受感染动物的血液、体液、皮肤或黏膜伤口,食用未充分烹饪的感染动物肉类、野生动物肉类等。
(2)人际间传播:较为少见,接触患者的体液、分泌物、病变组织(结痂)或其污染的物品(被褥、衣服等)传播,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(需要长时间面对面接触)。
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?
儿童感染猴痘后典型水疱疹(刚果民主共和国,1997年)
潜伏期通常为8~13天、最长可达21天,急性起病,常有发烧、剧烈头痛、淋巴结肿大(与天花的主要区别)、背痛、肌痛,全身不适和乏力。
出现发热症状1~3天(有时更长)后出现皮疹,皮疹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四肢、数量几个到几千个不等,通常经过斑丘疹、水疱、脓疱、结痂后留有瘢痕。
多数感染者会在2~4周痊愈,但也有部分感染者出现继发性感染、支气管肺炎、败血症、脑炎等并发症。重症病例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,非洲地区猴痘病死率可高达10%。
预防措施
目前临床上尚无对猴痘患者特效的治疗方式。
我国尚无猴痘确诊病例的报道,鉴于我国目前有着严格的入境管理措施,猴痘疫情对我国影响有限,但从国外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。所以建议大家做好以下防护措施:
(1)密切关注国际猴痘疫情概况,前往有病例报道相关国家旅行时,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野生动物(啮齿动物、灵长类动物、有袋动物),避免食用或处理野味。
(2)从流行国家返回国内后,认真做好自身健康监测,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,并主动向医务人员告知近期旅行史和接触史等信息。
(3)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,所有含有动物肉或动物部位的食物都需要在食用前煮熟煮透。
(4)做好个人日常防护,保持良好的手卫生(例如使用酒精类洗手液洗手)。
电 话:0551-63839006
地 址: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万豪广场A座2302室
手机网站!